原标题:缓解痛经的药物及中医疗法
许多女性朋友在每个月那几天,
都会被痛经折磨得起死回生,
甚至都高呼:下辈子不做女性~
为何会痛经?
有啥止痛的办法吗?
今日就来全面了解一下痛经。
......
辨证论治,您归于哪一种?
●气滞血瘀证:经前1-2日,或经期小腹肿痛,月经量少,经色紫暗夹有血块,血块排出后痛减,胸胁、乳房肿痛,舌质紫暗,舌边有瘀斑或瘀点,脉弦涩。可选用复方益母口服液。
●寒湿凝滞证:经前、经期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月经量少,色彩暗有血块,畏寒,大便稀溏,舌苔白腻,脉沉紧。可选用少腹逐瘀颗粒。
●湿热瘀阻证:经前或经期小腹痛苦或肿痛拒按,有灼热感,或痛连腰骶,肿痛不适,血色黯红,质稠或夹较多粘涎,素常带下量多,色黄质稠,或伴有低热崎岖,舌质红,苔黄或腻,脉弦数或滑数。可选用清热调血汤。
●气血两虚证:经期或经后1-2日,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,或小腹、阴部下坠,痛而喜按喜揉,月经量少,色淡质稀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,食少,大便稀溏,舌质淡,脉沉弱。可选用八珍颗粒。
●肝肾两亏证:经后1-2日小腹痛苦,腰骶痛苦酸胀,经色昏暗而量少,质地淡薄,或有耳鸣,或潮热,舌苔薄白或薄黄,脉纤细。可选用益肾调经汤。
正确挑选非处方药
①复方益母口服液: 从月经前二天开端,口服。一次20毫升,一日2次,连服7天。
需求留意的几点:本品为气滞血瘀诸证所设,气虚血瘀者不宜。本品以活血药为主,故孕妈妈忌用;月经多者慎服。忌食辛辣油腻食物。伤风时禁用。
②少腹逐瘀颗粒: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。一次1袋,一日3次。
需求留意的几点:本品温经散寒,活血化瘀,故湿热为患,阴虚有热者慎用。医治产后腹痛应扫除胚胎或胎盘安排残留。服药后腹痛不减轻时应请医师诊治。孕妈妈禁用。服药期间忌食寒凉之品。伤风时不宜服用。
③八珍颗粒(片) 颗粒剂:开水冲服。一次1袋,一日2次。片剂:口服。一次2片,一日2 次。
需求留意的几点:伤风者慎用,防止表邪不解。本品为气血两虚证而设,体实有热者忌服。服药期间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食物,忌食辛辣、油腻、生冷之品。
中医好方法医治痛经
1.艾灸医治法
艾灸医治痛经一般挑选神阙穴和关元穴。这两个穴道是医治妇科疾病的要穴。
神阙穴即肚脐眼,艾灸此穴能温中、散寒、止痛,温暖胞脉,调畅冲任;关元穴正好在脐下3寸,主治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盆腔炎等。
除此两穴外,还可以对整个下腹部进行艾灸。艾叶辛温,点着后的热性效果可增强其穿透性,从而到达通经络、逐寒湿、活血脉、止痛苦的效果。
做法:患者取仰卧位或座位,点着艾条,在离穴道皮肤5-10厘米处用艾条悄悄画圈,以皮肤微红、有热感透入肌肉并分散为佳;不宜离皮肤过近,防止烫坏皮肤。
每次艾灸时刻约30分钟,以神阙穴和关元穴为要点,结合整个下腹部来回灸。轻症患者每日艾灸1次,痛苦严重者每日可艾灸两次。
留意:艾灸时刻最好挑选在经前3-5天,月经来潮时停灸,此为一个阶段。接连医治3个阶段,一般多有效果。医治期间应防止进食生冷食物。
2.药袋热熨法
小茴香30克、干姜30克、延胡索30克、当归30克、川芎30克、肉桂30克、五灵脂30克,用棉布袋装好,隔水蒸热或微波炉加热后热熨腹部。
经前2-3天至经期第1天,每天热熨1-2次,每次30分钟,能温经散寒止痛。
3.穴道贴敷法
肉桂15克、炮姜15克、吴茱萸15克、茴香15克,共研成细末,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,取适量敷于脐部,用纱布掩盖,胶布固定。
经前2-3天开端贴敷,每天换药1次,连用3-8天,具有非常好的温经散寒效果。
责任编辑: